-
专家解读|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是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方面,《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均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作出专门规定。2021年9月1日施行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专门指导做好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行政法规,既体现出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的...
-
专家解读|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
近日,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重要法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并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
-
专家解读|贯彻落实总体安全观 建立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在逐步加强,但总体的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所面临的风险和保护能力欠缺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风险往往具有高度复杂、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风险的系统性与风险来源的跨国界交织在一起,基于清晰权责界定的科层制组织遭遇...
-
专家解读|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看我国关基安全保护体系
一、前言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正式出台是我国网络安全顶层设计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从十年前开
-
专家解读|落实依法治网 助力网络强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治理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生产活动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尤其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保护越来越成为业界各方关注焦点、研究重...
-
专家解读|强化供应链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2021年8月17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标志着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的制度设计已经完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当今社会的正常稳定运行,越来越离不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铁路、民航、公路等交通运输系统,奔腾不息,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便利,也...
-
专家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治的中国方案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日前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信法》),在《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基础上,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遵循。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标志性立法成果,《个信法》既注重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
-
图解|勒索软件防范指南
-
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移动应用程序PUSH弹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聚焦五类突出问题 明确六项整改要求 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移动应用程序PUSH弹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整改不到
-
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
以严惩“黑嘴”、打击敲诈勒索、遏制造谣传谣为重点,将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造谣传谣的“自媒体”账号 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商业网站平台及其“自媒体”账号屡屡发生违规发布财经新闻、歪曲解读经济政策、唱衰唱空金融市场、充当“黑嘴”博人眼球、造谣传谣、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