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部委联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引(第一版)》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为促进社区防控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强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技术支撑,提高社区防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减轻参与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民政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
-
公开涉疫个人信息防止泄露 疫情期间如何平衡公众健康权知情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引热议
● 收集联防联控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应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坚持最小范围原则,收集对象原则上限于确诊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一般不针对特定地区的所有人群,防止形成对特定地域人群的事实上歧视。 ● 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
-
向涉疫情防控网络有害信息说“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不辞辛劳,全国上下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彰显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念。然而在此严峻形势之下,互联网上却出现了一些负面、虚假信息,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消解了公众信任,也挫伤了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广大网民对此深恶痛绝、积极举...
-
阳光跟帖•“阳光主播”活动上线3天形成新流量热度
投稿作品近千部 播放量超4亿次 为赢得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疫”,以阳光主播的正能量积极引导网友参与互动,倡导大家通过指尖传递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由中国互联网发展
-
深度解读《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9年12月15日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称:《治理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治理规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
-
打造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乱象侵袭的“护身符”——写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施行之际
3月1日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我国在网络生态治理方面制定的首部综合性专门立法,《规定》全文四十二条,全面系统的规定了从音视频、文字、动漫到游戏等全生态领域的内容生产、分发、审核、管理等制度,同时,《规定》还专款专项要求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服务平台,不得生产以及要...
-
线上工具助力复学复工,个人信息保护不可忽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今年的复工复产复学变得格外特别,本应该出现在写字楼、学校教室的人们,纷纷响应号召,借助各类在线办公、教学系统实现居家办公、上课,以阻断病毒传播路径;各类App、小程序、扫码在线登记工具也被广泛用于各个场景,大数据助力防疫彰显互联网的便捷优势。当以往这些“线下”场景转为使用“...
-
“为人民抒情”之北京曲剧:北京唯一的地方戏 《探清水河》让她红遍祖国大地
北京曲剧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地方戏,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为主发展而成,初名“曲艺剧”,1952年由老舍先生正式定名为“北京曲剧”。北京曲剧戏曲的表演程式没有严格的行当之分,以擅演“清装戏”和“现代戏”而著称,风格新颖,表演朴实,演唱清晰易懂,生活气息浓郁。
-
“为人民抒情”之评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她倡导颂扬新人新事新风尚
评剧最初以“莲花落”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发展起来,她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表演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在城市及乡村都非常受欢迎。 评剧有300多出传统剧目,题材主要围绕农民生活展开,反映家庭生活,倡导邻里团结,宣扬孝道。大家熟知的《杨三姐告状》、《花...
-
用好大数据这把“双刃剑”
近日,中央网信办公开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 无疑,此举很有现实针对性。不久前,有网友反映武汉就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