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领域传播淫秽 色情信息成公害
12月28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了“扫黄打非·净网2015”专项行动第四批案件查处情况,公布的24起案件均为利用微拍、微信、QQ群组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微领域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已经成为公害,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公布的24起案件中,包括1起微拍传播淫...
-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对屡犯不改的互联网企业严厉打击直至吊销相关许可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今天(28日)通报了“扫黄打非·净网2015”专项行动第4批案件查处情况,公布的24起案件均为通过微拍、微信、QQ群组等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件。 “目前,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传播主要集中在微信、微博、网盘等微领域,传播快、隐蔽性强、影响恶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微领域传...
-
信息疆域 筑牢网络空间安全的铜墙铁壁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全球网络空间迅猛兴起和普及,西方国家网络战力量异军突起,迅速打破了原有的国家防卫格局。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军面临的新的使命课题。 作为全军唯一以“信息”命名的综合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加速核心军事能力向新的作战领域拓展,在信息领域、网络空间肩负起...
-
专家警示互联网平台冒名销售银行理财产品
新华网上海12月26日专电(记者姚玉洁)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现,近期一些互联网机构集合大量的银行理财信息向社会推荐,有的机构还在网站引导客户预存资金进行投资,并声称对接银行理财产品。专家提醒,目前上海地区各家银行均没有与此类机构进行合作,也从未授权此类机构代理销售银行理财产品。 专家认为,此...
-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发布
12月25日上午,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下称青少工程)”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活动在通州潞河中学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
-
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网络威胁 手机上网成首选
今日(25日)上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53.1%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近六成曾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青少年网络...
-
"网络安全中国行"专项行动助青少年"赢在未来"
一边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一边是最顶尖的科技,互联网将二者连接。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坐落在秀美的运河畔,始建于1867年。百年后的今天,古老的校园迎来了集尖端科技于一体的网络安全宣传车,为悠久的校史添上最“新”的一笔。 图为“赢在未来 青年之声·青少年网络安全中国行”启动
-
西安破获一起微信诈骗案 财务人员被假冒“老总”骗走78万元
新华网西安12月25日专电(记者石志勇)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讯及社交工具,挖空心思进行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西安市公安局日前就破获了一起利用微信平台冒充公司老板,要求财务人员转账汇款的新型电信诈骗案件,短短3小时内78万元项目资金被骗子全部转走。 据了解,2015年8月的一天,西安市一家...
-
中国银联报告:约13%的消费者遭遇支付欺诈 近九成无法追回损失
中国银联24日发布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份备受业界关注的年度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移动支付需求在2015年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手机支付加速普及,在移动支付风险形势更加严峻的同时,消费者安全意识也有所提升,持卡人日常消费习惯及安全偏好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 五成以上手机...
-
沪网站遭攻击次数全国第三 1282个网站涉及个人信息泄漏
23日披露的《中国网站安全报告(2015)》显示,截至上月的拦截数据,今年北京遭到攻击的IP地址最多,高达2.9亿个,其次是苏州和上海。在国内最大的漏洞播报平台——补天平台收录的网站漏洞中,共有1410种漏洞可能造成网站存放的个人信息泄露,涉及1282个网站,可能因此泄露的个人信息总量高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