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面向互联网及移动通信领域经营活动的准入牌照,其正式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凡是从事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收费信息、网络广告、网页定制、电子商务以及其他网络应用服务的企业,都必须依法办理这一网络经营许可。我国对经营性网站实行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管理制度。
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涵盖:
内容分发网络业务(CDN);
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IP-VPN);
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1、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
2、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EDI);
3、存储转发类业务;
4、呼叫中心业务;
5、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ICP);
6、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SP)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拓展线上业务,网站建设与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企业标配。而在开展这两类业务时,往往绕不开ICP许可证与EDI许可证。
如果企业的业务涉及以下方面,通常都需要申请ICP许可证:
提供互联网有偿信息服务,例如58同城、闲鱼等信息发布平台;
实现在线支付功能,如猫眼电影、饿了么等支持线上付款的平台;
从事在线销售业务,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设置会员付费机制,如优酷、爱奇艺等提供付费内容的视频网站;
上线APP或小程序,如果其从事经营性业务,通常需要提交ICP许可证才能审核通过。常见的需办证小程序类型包括:
互联网软件及服务类,对初创企业和中小团队有一定门槛;
社交类应用,即便非纯社交性质,只要具备社交功能都需注意审核规范;
电商类平台,如商家自营线上线下店铺,除食品保健等特殊类目外一般无其他特殊资质要求;
医疗或金融类服务,除行业本身管制资质外,也需符合小程序平台的审核规定。
在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因未依法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擅自开展相关经营活动而受到处罚,甚至网站被关停。 例如,2020年3月,上海某企业就因未取得许可证违规经营电信业务,被处以10万元罚款。 因此,企业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应尽早办理ICP许可证,避免因被举报或监管部门查处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企业经营以下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通常需申请EDI许可证:
1、交易处理业务
2、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3、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业务。
4.特别需要指出,有交易处理业务,如电子商务平台、众筹收费平台等的业务内容,建议必须办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