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手机软件有黑洞 “暗扣”话费需当心
新华网杭州1月14日电(方列、张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客户端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下载内容。然而近期警方和电信部门却发现,一些用户的“电话费无缘无故被克扣”,被“暗扣”的费用都跑进了违规软件的开发者口袋里。 所谓恶意扣费的“违规软件”,即在用户不知情和认可的情况下,做出一系列的“暗箱操作”,...
-
揭黑客攻击公共WiFi三大"阴招":域名劫持、钓鱼wifi、ARP欺骗
据《渤海早报》报道 随着我国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不断增多,“蹭网”转账、淘宝等,成为不少网民的习惯动作。然而,由于免费WiFi存在路由器和网络漏洞,也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导致网民个人隐私泄露、网银被盗等案例时有发生。 网络专家指出,黑客攻击免费WiFi,其技术门槛之低、操作之简便让人吃惊,...
-
铁通被曝存系统漏洞 可致用户个人信息和商业合同泄露
昨天(13日),记者从360“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了解到,有“白帽子”提交了铁通公司存在的多个系统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造成用户个人信息和铁通公司内部商业合同的泄露。 据360“补天”平台负责人介绍,2014年4月份就有“白帽子”提交了有关铁通的系统漏洞,之后陆续有“白帽子”提交了不同的铁通系统...
-
让网络空间更清朗:国家网信办依法治网力度升级
“50家网站、频道(栏目)以及微信公众号被依法关闭;微博、贴吧今年将推行实名制……”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近期网络治理的“成绩单”,同时表示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一 “此次共有24家网站、9个网站频道(栏目)和17个微信公众号被依法关闭。”据国...
-
整治网络秩序,今年进一步发力
1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期被依法关闭的一批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这是国家网信办今年首次集中公布相关信息。据了解,此次共有50家网站、频道(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包括24家网站、9个网站的频道(栏目)和17个微信公众账号。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闻...
-
银行卡个人信息被随意售卖 加强安全防范迫在眉睫
银行卡个人信息在网上被随意倒卖,从起因看都是“内鬼”惹的祸,但事件背后反映出银行内部安全意识淡薄的管理漏洞。解决个人信息泄露问题,银行及相关企业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并辅以严格的管理,使用先进的安保技术,从根本上建立防范机制 多家媒体近日报道,银行卡个人信息在网上被随意倒卖,每条价格从2分...
-
铁路警方破获多起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网上套购车票案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邹伟)在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集中开展的打击倒票“猎鹰-2015”战役中,武汉铁路警方通过网络巡查、顺线追踪,近日连续破获多起冒用他人真实身份信息大量囤积热门车票并加价倒卖的案件。 这是记者13日从铁路公安局获悉的。近期,武汉铁路公安局武汉公安处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某注册...
-
国家网信办:2015年依法治网力度将再升级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李志晖)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3日集中公布最新一批共50家被依法关闭的网站、栏目和微信公众账号。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更好维护网民权益,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姜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近一两个月来,有24家网站、9...
-
手机通信迈入“加密时代”
当前,手机通信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无限便捷的同时,随时随地可能带来泄密的危险,手机通信和信息安全需要“加把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人们除钱包、钥匙之外的又一件随身必备品,手机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安徽省首届手机信息安全论坛...
-
匿名背后风险多 网络交友需谨慎
互联网时代,各种即时通信工具掀起了网络交友之风,而一些所谓私密交友的“新玩法”更放大了网络交友背后的风险。 新闻背景 “网上一个你,网上一个我,网上我们没有过一句承诺。点击你的名字,发送我的快乐,接收吧接收吧爱的花朵。”几年前,一首《网络情缘》红透互联网,将网络交友形象地展现出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