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移动支付领域三大“陷阱”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吴雨、刘铮)“刷一刷”变成“扫一扫”,在消费者支付习惯悄然发生改变的同时,钓鱼网站、木马病毒及虚假退款正逐渐成为移动支付领域三大欺诈“陷阱”。 中国银联29日发布的《2014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在4.4万份有效问卷中,六成以上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支...
-
公安提示:中奖诈骗和网上购物诈骗是常见网络诈骗方式
新华网海口1月11日电(记者傅勇涛、张玉洁)岁末年初,一些借助网络、电信实施诈骗的活动有所抬头。海口公安民警提示,遇到一些令人惊喜的奖品,应多查多问,切勿盲目汇钱。 据公安民警介绍,常见的网络诈骗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奖诈骗。仿冒知名大型网站举办抽奖活动,制作钓鱼网站,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QQ用户...
-
“万能”朋友圈中那些有关求助的真真假假事儿
新华网杭州1月11日新媒体专电 微信已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往的重要平台,朋友圈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大家空闲之余,都爱掏出手机在朋友圈浏览一番。不少人也常利用朋友圈进行求助,“急转”“寻人”“帮忙扩散”……这样开头的求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并不少见,可这其中也包含不少虚假信息,让热心善良的用户受了...
-
网络中奖多骗局 公安提示少盲动
新华网海口1月11日电(记者傅勇涛、张玉洁)岁末年初,一些借助网络、电信实施诈骗的活动有所抬头。海口公安民警提示,遇到一些令人惊喜的奖品,应多查多问,切勿盲目汇钱。 据公安民警介绍,常见的网络诈骗有两种方式:一是中奖诈骗。仿冒知名大型网站举办抽奖活动,制作钓鱼网站,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QQ用户...
-
网上频现信用卡交易“黑市” 用户信息公开贩卖
新华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杜放 罗政)我国已发行超过4亿张信用卡,每年通过信用卡交易的资金总额超过13万亿元。在多数人看来,关涉“钱袋子”的信用卡象征着安全、私密,用户隐私信息也会受到严密的保护。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一条条包括姓...
-
当心“黑专车”木马恶意篡改“易到用车”APP偷隐私耗话费
新华网天津1月10日电 打车越来越方便,专车APP也越来越多,但安全可不能掉以轻心。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安全播报说,一款名为“黑专车”的手机木马被截获。手机用户一旦不小心安装了被该木马恶意篡改的“易到用车”APP,不但自己的手机沦为扣费“机器”,甚至还会殃及亲友。 安全播报指出,“黑专车...
-
不可不知的2014年十大木马
2014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手机安全经受诸多考验,“蝗虫”木马、苹果蛀虫、10086积分陷阱等多种传播迅速、危害极大的手机木马给手机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这些窃隐私、偷话费、盗短信、私刷卡的手机木马你不可不知,不可不防。 TOP1:假“微信电话本”含吸费木马 360手机安全中心称,他们首次...
-
海南省两男子使用“伪基站”发送非法信息被判刑
新华网海口1月9日电 记者从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对海南两犯罪嫌疑人使用“伪基站”发送非法信息一案进行二审判决。被告人林胜丁、黄东来因犯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2014年3月初,林胜丁、黄东来根据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在逃)的安排,前往海口使用“伪基站”发送非法信息。林...
-
举报中心提示:春节将至谨防各类钓鱼网站诈骗
(2014年)12月,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以下简称“举报中心”)共接到网民有效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42493件。其中,淫秽色情信息占61.6%,诈骗信息占25.8%,赌博、暴恐、私服等其他有害信息占12.6%。经核查,举报中心通知新浪、搜狐等网站删除色情链接4537条,通知百度、36...
-
朋友圈中集赞抽奖活动可能是骗局
“100℃的开水倒入杯中,摇一摇约1分钟,快速降温至人体可饮用的55℃左右温水。”近日,一款号称“喝水神器”的功能水杯在网络迅速走红,微信朋友圈加关注并转发相关内容就可获赠的活动异常火爆。但不少人按步骤操作发现其实就是一场骗局。 1月2日,银川市民赵静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微信,称只要关注某公众...